【導讀】
這篇文章是“發現·2020”對話資本市場系列專訪之一,采訪對象為西證國際證券投資銀行部董事總經理、中國客戶組主管程劼。
【關于西證國際證券】
西證國際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上市公司股份代號:812)立足香港,是西南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交易所上市公司股份代號:600369)的附屬公司,致力打造一個綜合投資平臺,為客戶提供各類跨境金融服務,專注于為高增長潛力的本地及國內企業提供全方位的企業融資服務。2015年1月,西南證券透過其子公司西證國際投資有限公司,成功收購了本地上市劵商-敦沛金融控股有限公司,正式以西證國際品牌進駐香港資本市場,成為少數在香港上市具國企背景的劵商之一,西證國際多年來緊貼市場趨勢,不斷拓展新市場及業務。公司發揮西南證券在地緣、品牌和業務等方面的諸多優勢,竭誠為個人及企業客戶提供創新及增值的零售及投資銀行服務,服務范圍廣泛,涵蓋證券、期貨、保險、資產管理等零售服務,以及上市保薦、企業并購及重組財務顧問、全面要約財務顧問、股權并購融資、私募融資、合規顧問、獨立財務顧問等投資銀行服務,一應俱全。2019年,在香港資本市場較不穩定的環境下,西證國際企業融資部仍能以獨家保薦人身份成功完成4單主板上市的保薦人項目。2020年7月,西證國際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對環球經濟及資本產生不確定的環境下仍成功獨家保薦國內領先的雞肉食品供應商山東鳳祥以發行H股的形式成功登陸香港資本市場。
【正文】
2020年上半年,港交所共迎來59只掛牌新股,對比去年上半年在港交所掛牌上市的76只新股,數量出現同比下降。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了港股新股數量的下降?這是否說明港股市場已經處于疲憊狀態?
2020年9月,西證國際證券程劼接受資本邦“發現·2020”對話資本市場系列專訪,就上述問題分享他的看法。
西證國際證券程劼認為港股市場依舊強勁,目前狀態較好,未來他更偏愛生物科技,大消費和新經濟公司。
港監會打擊殼股有所成效
程劼認為,盡管今年59只新股的數量較2019年同期有所下降,但今年上半年香港市場IPO總籌資額卻同比上升37.1%,這種總集資額上升但上市數量下降的情況正說明這兩年香港監管機構在打擊殼股和收緊借殼上市的工作上有所成效。
據資本邦了解,港股市場一直以來因為殼股、仙股、僵尸股扎堆而廣受詬病。其實港交所針對“老千股”、“殼股”的打擊行動一直未曾停止過,最早可以追溯到2016年6月。彼時,香港證監會和港交所提出,在現有的上市委員會基礎上,新增上市政策委員會和上市監管委員會,這意味著香港監管機構對上市過程的監管更加嚴格謹慎。
在這之后,不斷有新規消息傳出。2018年6月,港交所發布了《借殼上市+持續上市規則及其他上市條文咨詢文件》。港交所建議對業務不足公司擬進行的反收購活動增加額外要求。
直到去年7月26日,針對投機炒殼以及借殼上市的行為,港交所宣布將修訂有關借殼上市及殼股活動的《上市規則》,主要變動包括:對借殼交易的定義,對于上市公司出售業務導致控制權變動的限制,以及禁止通過大規模發行證券進行借殼上市。上市規則條文修訂已于10月1日生效。
據資本邦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被港交所除牌的上市公司已達13家,包括瑞金礦業、銘源醫療、中國動物保健品、鼎和礦業、麥達斯控股、鎳資源國際、德普科技、北斗嘉藥業、浩沙國際、一化控股、大賀傳媒、奇峰國際以及天合化工。
下半年港股市場依舊活躍
程劼認為,港股市場下半年將迎來農夫山泉,螞蟻金服,先聲藥業,泡泡瑪特,華潤物管等公司,未來還有字節跳動。港股市場依舊活躍,不存在任何疲憊狀態。
據資本邦此前報道,農夫山泉已于9月8日成功登陸港交所,當日開盤上漲85.12%,報39.8港元,總市值達4453億港元。創始人鐘睒睒的身價也隨之飆升,一度成為中國首富。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農夫山泉IPO總共凍資6777億元,成為了港股IPO史上的“凍資王”。
在9月18日正式上會的支付寶母公司螞蟻集團不僅創下了“閃電般”的上市速度,據悉其科創板IPO申請從8月25日受理到9月18日上會,其審核全程僅用時25天,而且業界預測其A+H同步上市或將成為今年全球規模最大的IPO之一。
港股市場積極迎接科技類股票的回歸
資本邦注意到,近期阿里巴巴的一些最主要機構投資者陸續把其美國上市的預托證券(ADR)轉為香港上市股票,以應對美國可能迫使阿里巴巴在美國退市的潛在威脅。今年8月阿里巴巴的一些最主要機構投資者如淡馬錫、Baillie Gifford與Matthews Asia等陸續把阿里巴巴美國上市的預托證券(ADR)轉為香港上市股票,導致阿里巴巴在香港的交投顯著上升。
對此,程劼認為,這主要是受到美國大選臨近的影響。由于大選前景不明朗,投資者為了規避地緣政治風險將ADR轉換為香港股票,同時美聯儲無限量化寬松,投資者抱團核心資產,促使科技類相關公司的股票,例如阿里巴巴,騰訊和美團在香港的交投和股價顯著上升。
與此同時,港股市場也在積極歡迎科技類股票的回歸。2020年7月27日,恒生指數有限公司推出恒生科技指數,并參考納斯達克納入一系列新經濟及科技股,號稱“港版納指”。根據官方介紹,恒生科技指數主要追蹤港股市場市值最大的30家科技企業,不僅包括阿里巴巴、騰訊等科技巨頭,還包括中芯國際、微盟集團等細分領域的龍頭企業。
資本邦發現,近三年科技類及醫藥類股票成為港交所的新“寵兒”。據官方數據,從2017年至2020年6月底,在香港上市的科技公司數量從137家增至163家;市值占港股總市值的比重從14.6%增至33.2%;總成交額占比從16.3%提升至27.6%。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港股市場平均每日成交金額同比大漲20%至1175億港元。其中股票日均成交額1000億港元,同比增長33%(科技、醫藥類占比較大),滬深股通的平均每日成交額達到743億港元,同比增長69%,債券通平均每日成交額達到199億港元,同比增長202%。
新三板市場掀起一股赴港上市熱潮
在眾多赴港上市的中資企業中有一批從新三板轉板境外上市的企業。對此,程劼表示,自2018年4月底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公司與港交所簽署備忘錄,規定對新三板公司赴港上市不設前置性審查程序及特別條件以來,新三板市場掀起一股赴港上市熱潮。2018年12月24日,君實生物正式赴港上市,成為首家“新三板+H”股企業。
關于新三板企業赴境外上市的原因,程劼以君實生物為例,指出港股對于這類創新性醫藥研發公司的吸引力是非常大的,因為對于此類公司,創新藥品從臨床前研究到商業化往往需要5-10年時間,相對于A股上市,港股上市更有利于融資,港交所上市意味著全球發售,融資范圍更大,而境外投資者也比較熟悉這一類目前尚未盈利的企業。
據資本邦不完全統計,自2018年末至2020年7月已經有29家新三板公司成功赴港上市,與此同時17家正處于排隊狀態。
“發現·2020”對話資本市場系列活動: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逐步進入新舊動能轉換的新階段,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研發創新、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等新興產業蓬勃發展,為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隨著新興產業發展,新興產業明星企業不斷涌現,也有越來越多的優質企業不斷成長壯大。
同時,我國高度重視金融賦能實體經濟,依托資本市場的力量助力企業加快成長,越來越多的優質企業準備登陸或已登陸境內外資本市場IPO上市,越來越多優質企業IPO上市也為一二級資本市場帶來了更多投資機會。
在此背景下,資本邦以“發現”為主題,發起“發現·2020對話資本市場”大型系列活動,通過人物訪談、區域性主題論壇、千人級年度峰會,以及私董會、融資路演、報告發布等形式,以專業觀點與權威視角,發現中國經濟新趨勢、產業新動向、企業新動能、資本市場新機遇,助力市場發現更多合作與投資等新機會。
“發現·2020對話資本市場”大型系列活動將貫穿2020年8月至12月,通過正確、高效的交流溝通方式進一步提升市場認知,旨在搭建企業、投資機構、金融服務機構之間的合作橋梁,推動企業與資本市場良性互動與發展。
轉載聲明:本文為資本邦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及作者,否則為侵權。
風險提示 : 資本邦呈現的所有信息僅作為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一切投資操作信息不能作為投資依據。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2021-01-26 11:59:52
2021-01-26 11:56:47
2021-01-26 11:51:49
2021-01-26 11:48:52
2021-01-26 11:48:45
2021-01-26 11:43:07
2021-01-26 11:41:58
2021-01-26 11:40:24
2021-01-26 11:39:58
2021-01-26 11:38:20
1月19日,由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詢)主辦的“2020新經濟行業年度巔峰榜頒獎典禮”于線上隆重舉行,重磅揭曉了“2020新經濟行業年度巔峰榜”獲獎企業名單。
股權投資行業雖一度蟄伏,卻從未凋零。
在美國監管環境的惡化加劇中概股危機環境下,蔣濤認為,美國證監會(SEC)對于中概股監管力度的增強,只會影響到標的較差的企業。與此同時,受大環境影響,境內上市會愈發火熱。
西證國際證券程劼認為港股市場依舊強勁,目前狀態較好,未來他更偏愛生物科技,大消費和新經濟公司。